首页 科普 > > 正文

袁隆平院士墓前,这位外国人说了这样一段话……_环球热议

来源:新华社微信 发布日期:2023-07-02 12:09:43 分享到:

“亲爱的袁隆平老师


(资料图片)

我们来迟了

6月28日

湖南长沙

马达加斯加农业部

原秘书长拉库托松·菲利贝尔(RAKOTOSONPhilibert)

站在袁隆平院士墓前

久久凝视着墓碑

他捧起一碗杂交水稻稻米

献给袁隆平院士

“如果没有袁隆平老师

马达加斯加就没有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实验田观察水稻长势(2007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拉库托松·菲利贝尔

是来湖南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的

抵达长沙后

他先来到了唐人万寿园

那是袁隆平院士长眠之地

他牵挂着

这位中国科学家

2021年11月15日,袁隆平院士骨灰安放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尽管

袁隆平一生

从未去过马达加斯加

然而

袁隆平等中国科学家

培育出的杂交水稻

跨越山海,远播非洲

改善了无数人的生活

这是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衡南基地测产现场待收割的水稻(2019年10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水稻

是马达加斯加重要的农作物

由于技术、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

该国稻米产量

始终无法完全满足自身需求

为帮助非洲

寻求增加粮食产量的良方

一批中国专家长期驻扎非洲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马义奇镇,农民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试验田里收割水稻。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 摄)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产业发展处处长宋春芳记得

有一次

他们准备动身前往马达加斯加

临行前

袁隆平特意叮嘱他们

要加快杂交水稻

在当地的推广进度

“每次出发前

袁老师都会对我们

进行一番详细的指导”

在宋春芳的记忆中

袁隆平总喜欢打开一幅世界地图

细数杂交水稻在哪个国家基础好

哪个国家基础一般

甚至气候、土壤等具体信息

他都了如指掌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是袁隆平院士毕生的追求

这样的美好愿景

在遥远的马达加斯加

播下了种子

不仅是袁隆平院士一人

多年来

一代代杂交水稻人

为这个美好的愿景

努力奔跑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马义奇镇的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当地农民在杂交水稻高产示范田内收割水稻。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 摄)

2007年

中马两国开展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次年年底

中国专家胡月舫

远赴马达加斯加

着手研究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

杂交水稻品种

至今已是第16个年头

胡月舫说

为了找到适应性最好的

杂交水稻品种

在常驻马达加斯加期间

他和技术团队

几乎跑遍了这个岛国

所有的水稻种植区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马义奇镇,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专家胡月舫(右三)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试验田里和当地农民一起收割水稻。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 摄)

授人以鱼

更要授人以渔

中国专家

还通过实地授课等方式

向非洲各国的

普通农民、技术人员提供培训

真正让“良种”“良法”

在非洲大地生根结果

依靠中国技术

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产量

是当地品种的2到3倍

通过大力推广杂交水稻种植

马达加斯加将有望逐步实现

大米的进口替代

实现粮食出口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马义奇镇的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当地农民在杂交水稻高产示范田内收割水稻。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 摄)

中国国家杂交水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非洲分中心执行主任张立军说:

“我们希望能立足马达加斯加

面向非洲

通过中非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助力非洲早日消除饥饿

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马义奇镇,农民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试验田里收割水稻。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 摄)

袁爷爷

您看见了吗?

一粒小小的稻种

见证着中非的深厚情谊

而您的梦想

正漂洋过海

在远方扎根……

关键词:

x 广告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行程10余万公里,为辖区3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