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 > 正文

“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聚焦

来源:央视新闻 发布日期:2023-06-27 15:39:25 分享到:

这里曾黄沙漫天,寸草不生,如今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这里是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地之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全境深居其中。


(资料图片)

近日,总台《面对面》专访为这片黄沙倾尽全力的“治沙女王”殷玉珍。在近40年时间里,她和丈夫创造了种出7万亩沙漠绿洲的奇迹。

01

“宁可种树累死

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1985年,19岁的殷玉珍从老家陕西省靖边县嫁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一个叫井背塘的地方。丈夫白万祥长期住在沙漠,憨厚、老实,几乎从不与人交流。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婚房只是一个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窖。殷玉珍想,自己不可能在这地方活下来。

殷玉珍:当时就想死,但连个死的办法都没有。后来想还不如回娘家去看看我妈,我们那有口大机井,可以跳到那井里死。等走到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我号啕大哭,放不下我妈和弟弟。

放弃了轻生念头,殷玉珍返回沙漠深处,但残酷的现实处处考验着她的毅力。她也曾离家出走,但最终因心疼丈夫而放弃。

殷玉珍:我走到这山头,丈夫在那山头。他嚎,哭着说这个鬼地方他也不想待了,嚎得我心软了。

后来,殷玉珍的父亲带着家里人,帮她修建了三间土坯房,让她的生活有了改善。

殷玉珍还从老家带回两棵杨树苗,栽种到沙漠深处新家的门口。树苗给沙漠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给殷玉珍的心里带来了一丝希望。不过,风沙仍然困扰着她。

殷玉珍:那时候很穷,没有米,只能用玉米碎熬粥。结果大风来了,一下子连锅灶都打翻了,还把我脚烫了。我就发誓,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02

收入全部投入种树治沙

“我就不相信自己治不住这个沙子”

1986年春天,结婚的第二年,殷玉珍用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唯一一只羊换回600株树苗,和丈夫一起栽种在家的四周。尽管只存活了不到10棵,殷玉珍依然看到了希望。从此,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沙战斗”打响了。

除了勉强填饱肚子之外,夫妻俩几乎把收入全部投入种树治沙中。为了得到更多的树苗,丈夫白万祥外出打工,只要树不要钱。然而,风沙肆虐,他们的种树之路异常艰难。一年秋天,两人种下的几千棵树苗一夜之间被风沙吞没。

殷玉珍:我在高粱上嚎了一顿,然后起来把眼泪擦干。我就不相信自己治不住这个沙子。

1989年春天,丈夫白万祥打工时听说附近村里有5万棵树苗没人要。夫妻俩与村民们商量,打工不要钱只要树苗。他们每天翻越一道道沙梁,来回20多里的沙漠,硬是将5万棵树苗全部拉回家种上。

年复一年,殷玉珍和丈夫摸索出了用灌木挡风固沙,蓄水保墒,再层层设防的种树方法。他们种活的树越来越多,绿色在沙漠中不断延伸。

03

“种树能人”成了“致富能人”

这辈子跟沙“没个完”!

1999年,殷玉珍和丈夫种树治沙的事迹为外界所知,开始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那一年,他们已种树近三万亩。

之后,在当地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扶持下,殷玉珍和丈夫的种树治沙事业快速发展,沙漠绿洲达到了七万亩。他们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积极治沙种树,涌现3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240多户。

曾经殷玉珍一个人拄着棍就能巡完的林子,现在得坐车才行。

巡林时,她会有一种“检阅”的感觉。“来的时候可以跟它们摆摆手,大家长得好,同志们长得好。”

因为种了树,风沙少了,雨水多了,气候土壤开始适宜种庄稼。

2022年,殷玉珍引进谷子新品种,长出的谷穗又粗又长,熬出来的米粥清香油亮,一斤能卖45元,成为高端市场上的抢手货。她还种了30亩沙漠玫瑰,要把玫瑰产业链条拉长,做成玫瑰茶、玫瑰饼、玫瑰酱……

如今,凭借特色种植和养殖,殷玉珍夫妇每年收入100多万元。在殷玉珍对未来的规划里,进一步通过种树、种植、养殖的良性循环发展,不但向沙漠要绿色,也向沙漠要效益。

殷玉珍的目标是:不仅治好沙、管好沙,还要用好沙。“反正我是跟沙漠耗上了,这辈子跟沙‘没个完’!”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面对面》《中国妇女》

制片人丨刘斌

记者丨董倩

策划丨张宏飞编导丨王惠东

责编丨王枫编辑丨张宏飞

摄像丨杨帆 刘洪波 高忠

微信编辑丨杨惠珺校对丨张天宇

部分图片自视觉中国

关键词:

x 广告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行程10余万公里,为辖区3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