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 > 正文

他山之石

来源:掌上济宁 发布日期:2023-06-07 15:08:20 分享到:


(资料图片)

文学赋能 振兴乡村

06月 02日 《人民日报》 朱永华

背景:花红柳绿,阳光煦暖。不久前,一批中国文学的“大咖”和“发烧友”应文学之约,相会湖南益阳清溪村。中国文学的长河里一直流淌着乡土情愫。 乡土之美,曾令无数文人墨客寄情吟唱。今天,在这片土地上,文学能实现怎样的作为?清溪村正给出富有蕴意的探索与解答。

观点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应当伴随着文化的繁荣。文学要担当起乡村文化建设的使命。此次见证并参与作家集体活动,与作家“面对面”,更让广大村民与文学爱好者感受到欣喜与鼓励,获得很多启发与教益。从更高层面看,在乡村振兴的宏伟征程中,文学的助力不可或缺。乡村振兴是新的伟大事业,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必须“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而这,正是文学之所长。

新时代文学工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为“三农”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乡村振兴注入巨大能量。

补齐乡村特色产业人才短板

06月 05日 《经济日报》 张树军

背景:乡村要振兴,特色产业最关键;发展特色产业,人才最关键。人才既是特色产业的“软实力”,更是其“硬支撑”。一直以来,乡村特色产业人才较为缺乏,相关的技能技术培训体制机制也亟待建立。要坚持把培育这类人才放在首要位置,因地制宜结合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专业人才服务特色产业,让各类人才大显身手,助力乡村振兴。

观点摘要:农村有很多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企业家和各类能工巧匠,他们常年在生产劳动第一线,是当地特色产业的探索者和开拓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不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系统完善,对市场信息的掌控和判断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对这类工作者的培养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易推广、见效快、可操作。结合他们正在从事的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做到精准识别产业特点与人才专业特长,实现“村人双选、长期共建”,组织成立各类人才专业合作社,使有发展潜力、有技艺传承力的人才实现专业性发展。

结合特色产业培育相关人才,还要坚持创新引领,在不断学习中探索突破点。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实际需要,开展专题对应、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技术下乡活动,邀请专家上门指导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人才的技能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结合特色产业培育相关人才,也离不开完整有效的体制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要加强顶层设计,激励和引导优秀人才下乡,精准识别村庄产业特点与人才专业特长,实行更积极、更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倾向,拓宽下沉乡村人才所在行业覆盖面,开创农村经济高质量人才培育的新模式。(华峰 辑录)

关键词:

x 广告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行程10余万公里,为辖区3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